一.豬舍設計的基本理念
科學的自然養豬豬舍是盡最大可能利用自然資源,如陽光、空氣、氣流、風向等免費自然元素,盡可能少地使用如水、電、煤等現代能源或物質;盡可能大地利用生物性、物理性轉化,盡可能少地使用化學性轉化。
二.豬舍設計的指導思想
一是有利于發揮作用、節約勞力、提高效率。二是有利于節省占地面積,控制豬只適度密度。三是有利于各類豬只生長發育,盡量改善舍內的氣候環境。四是控制適宜的建筑成本。
三.豬舍設計的基本原則
自然養豬豬舍設計,也需要事先考慮如下原則,這些原則都需要生產體制和欄圈來予以保證:一是“零”混群原則 。不允許不同來源的豬只混群,這就需要考慮隔離舍的準備。二是最佳存欄原則。始終保持欄圈的利用,這就需要均衡生產體系的確定。三是按同齡豬分群原則:不同階段的豬只不能在一起,這是全出全進的體系基礎
四.舍內外環境對豬舍設計的要求
豬舍的環境,主要指溫度、濕度、氣體、光照以及其他一些影響環境的衛生條件等,是影響豬只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豬的集體與環境之間,隨時都在進行著物質與能量的交換,在正常環境下,豬體能與環境保持平衡,形成良性循環,可以促使豬只發揮其生長潛力。因此,為保證豬群正常的生活與生產,必須人為地創造一個適合豬生理需要的氣候條件。
(一)豬的環境溫度的要求 一般初生仔豬的適宜生長溫度為32℃~34℃;3~4周齡仔豬的適宜生長溫度為30℃左右;稍大仔豬的適宜生長溫度為20℃~23℃;成豬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7℃~22℃。在飼養瘦肉豬時,應盡量給豬創造適宜的溫度環境。
光照溫和且時間適度,對幼豬發育和成豬繁殖有利。幼豬經常接觸陽光。可增強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促進細胞增殖和骨骼生長,提高發育速度。母豬常接觸陽光,可加速卵細胞的發育,促進發情排卵,提高繁殖力。
場地選擇與總體布局
一. 場址選擇
自然養豬建筑設計同傳統集約化豬場場址無多大差異,比傳統豬舍更趨靈活,主要應綜合考慮分析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 地理位置
確定場址的位置,盡量接近飼料產地,有相對好的運輸條件。由于自然養豬實現了糞污零排放,養豬環境明顯改善。故豬場選址應結合區域規劃的同時,著重考慮豬場整體防疫。要遠離生豬批發市場、屠宰加工企業、風景名勝地和交通要道等。一般要求距離畜產品加工廠至少1km以上 ;距離主要公路300m以上,距離一般公路100m以上,可設置專用豬場通道與交通要道相聯結;且距離最近的村莊最好不少于2km;高壓線不得在仔豬舍和保育舍上面通過。
(二) 地勢與地形
自然養豬場場址要求地勢較高、干燥、平緩、向陽。場址至少高出當地歷史洪水水位線以上,其底下水應在2m以下,這樣可以避免洪水的威脅和減少因土壤毛細管水位上升而造成地面潮濕。如地勢低洼或地面潮濕,病原微生物與寄生蟲容易滋生,機具設備易于腐蝕,甚至導致豬群各種疾病的不斷發生。如采用地下或半地下式發酵舍更應充分考慮地下水位,否則墊料過濕而影響發酵效果也減少墊料使用年限。地下水位比較高的地方可選擇地上式發酵墊料池比較適宜。平原地區宜在地勢較高、平坦而有一定坡度的地方,以便排水、防止積水和泥濘。地面坡度以1%-3%較為理想。山區宜選擇向陽坡地,不但利于排水,而且陽光充足,能減少動機冷氣流的影響。地形宜開拓整齊,不要過于狹長或邊角太多,否則會影響建筑物合理布局,使場區的衛生防疫和生產聯系不便,場地也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選擇優質的養豬設備是養豬過程中最關鍵的.
(三) 土質 自然養豬豬舍的土質要有一定的承載能力外,還應透氣透水性強,毛細管作用弱,吸濕性和導熱性小,質地均勻的土壤。砂土類的土壤顆粒較大,夏季日照的發射熱大,再加上土壤的導熱性大,熱容量小,易增溫,也易降溫,晝夜溫差明顯,這種特性對豬只不利;黏土類的土粒細、孔隙小,透氣透水性若、吸濕性強、毛細管作用顯著,所以土壤易變潮濕,常因陰雨造成泥濘不堪,有礙豬場工作的正常運行;砂壤土兼有砂土和黏土的優點,透氣透水性良好,雨季不會泥濘,能保持場區干燥,土地導熱性小,熱容量較大,土溫比較穩定,對豬只的生長發育、衛生防疫、綠化種植都比較適宜。
(四) 水、電 自然養豬由于不用沖洗圈舍,所以用水量大量用于豬只的飲用水,同時保證墊料濕度控制、用具洗刷、員工和綠化用水即可。水質要良好,達到人飲水標準,對水面狹小的塘灣死水、旱井苦水,由于微生物、寄生蟲較多,又有較多雜質,不宜作為豬場水源。由于豬舍多采用自然光線,豬場用電主要保證相關設施設備用電和夜晚照明用電即可。
(五) 占地面積總之,自然養豬豬場的場址選擇牽涉的因素較多,必須認真對待,周密調查,因地制宜,綜合考慮,經反復比較后加以確定。
(二)、豬舍的布局一般是根據地形條件、生產流程和管理要求而定。目前主要采用單排式、雙排式及多排式。
1. 單排式豬場
豬舍按一定的間距依次排列成單列,組織比較簡單,一邊是凈道,一邊為污道,互不干擾。
2. 雙排式豬場
豬舍按一定的間距依次排列成兩列,其特點是:當豬舍棟數較多時,排列成雙列可以縮短縱向深度,布置集中,供料路線兩列共用,電
網、管網等布置路線短,管理方便,能節省投資和運轉費用。
3. 多排式豬場
大型豬場可以采用三列式、四列式等多排式布局,但道路組織比較復雜,道路多,主次不易分辨。
自然養豬豬舍因考慮自然通風為主,其跨度比較小(6~9m),如規模較大,就會感覺建筑過于分散,占地較大,并導致道路、管線長度、基建投資費用和日常經營費用的增加。應該在解決通風的前提下,適當加大跨度(12~18m),使建筑布置更加緊湊。特別是寒冷地區,建筑的合并除縮短道路、管線長度外,還能明顯降低建筑的費用(墻面積的減少及采暖費用的降低)。環境控制好的情況下,北方也可采用無間距的聯體式豬舍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