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推廣了大約10 年的智能化養豬設備,除了測料重比的“性能測定站”以外,其余產品基本上在國內豬場推廣中失敗了,大量的豬場拆掉了已經安裝好的“妊娠母豬群養電子飼喂站”、“哺乳母豬智能化飼喂系統”,又恢復了原來的老辦法喂豬。似乎“中國豬場用不好智能化養豬設備”正成為一個“預言”或一個“規律”。近一年來,兩種沒有進行很大宣傳的“傻瓜型”智能化喂豬設備——“妊娠母豬小群養智能飼喂站”和“智能粥料飼喂機”悄悄出現在市場上,并依靠用戶的口碑效應,以驚人的速度迅速被大量豬場采用。“簡單式”智能養豬設備的基本特征:1)“去電腦化”:操作簡單,小學畢業生都能學會操作、使用、維護。2)“無售后服務”:壞了豬場自己更換控制器,裝上就能用,所以不需要售后服務。
1 妊娠母豬小群養智能飼喂站
自然環境的散養母豬,本來每天花31% 的時間吃草,21% 的時間拱土,14% 的時間散步。而限位欄飼喂妊娠母豬,每天運動時間不到2%(而且還是起來吃精飼料的時間),由于被囚在籠中不能轉身,直接造成母豬肢體和心理疾病和行為障礙,已經被業界普遍認為不利于母豬健康、影響順產,在歐洲也因違反動物福利法規而被禁止。
10 年前,“妊娠母豬群養電子飼喂站”進入中國,大家希望借助于這種智能化設備能夠把母豬從限位欄解放出來群養,通過精確飼喂調控妊娠母豬最佳體型,提高順產率,縮短產程,縮短發情間隔,提升下次配種率、豬場產仔總量和母豬生產壽命,減少人工、減輕喂豬勞動強度。
雖然業內普遍看好妊娠母豬需要運動的飼養理念,期待能飼養50 頭的“妊娠母豬群養電子飼喂站”,但是經過10年的大力度推廣,在國內并未被市場普遍接受,筆者認為主要是以下原因:
1)設備系統過于復雜,訓豬、培訓操作人員困難。豬場員工學會后一旦辭職就無人能用了。
2)每套電子飼喂站喂50 頭母豬的說法,實踐證明是不能勝任的! 按24 h不間斷工作計,采食通道留給每頭豬每天的最大采食時間為30 min,對于需要限飼的妊娠母豬,有的沒吃飽吃完定量后在通道內賴著不走,到了最大預設時間后門自動打開,常常會造成后面進去的母豬把前面滯留的妊娠母豬趕出去,通過激烈的沖搶踩踏,后面母豬的頭經常將前面母豬后肢頂上了空中,前面母豬劇烈掙扎,發出巨大的慘叫聲,輕則造成母豬生出木乃伊胎兒,重則直接當場死亡。
3)設備日常工作嚴重依賴售后技術支持,中國的豬場一般交通偏僻,廠家的售后服務很難及時跟上,設備壞了不能得到及時維修。
電子飼喂站在中國推廣失敗的事實證明:任何養豬設備如果操作太復雜,對操作人員要求太高,過于依賴售后服務,需要經常進行現場服務和維修,不管理念多么先進,不管在國外用應用得如何?在中國的市場上是行不通的!
成都肇元科技有限公司根據“電子飼喂站”在國內的失敗教訓,在2015年推出“妊娠母豬小群養智能飼喂站”,該飼喂站的設計理念是“以犧牲完美換取簡單”,每套飼喂站只負擔喂飼16 - 25 頭母豬,同樣是根據母豬電子耳標個性化下料,通過精確飼喂控制母豬體況。無電腦系統,單機可獨立完成飼喂管理功能,對于規模豬場,也可通過手機藍牙向單機采集數據,匯總采食計劃表至電腦,技術人員根據定期測定的母豬背膘值集中調整飼喂計劃后,再通過手機發給單機執行修改后的飼喂計劃。該設備最大優勢在于基本上無需售后服務,無需復雜訓豬,小學文化程度正常智商的農民能在1 h 內即可學會操作。料斗可裝80 kg 飼料,所以許多豬場根本不需要在妊娠舍安裝自動送料線。筆者總結了“妊娠母豬小群養智能飼喂站”的優勢,歸納了以下5 點:
1)價格便宜。飼喂同樣數量豬,投資比“電子飼喂站”幾乎便宜1 倍!一個600 頭經產母豬的豬場,每頭母豬按年產2.3 胎算,每年則需要分娩600×2.3=1 380 次, 一年按52 周算,每周則從產床下來25 頭母豬,所以需要12 套“妊娠母豬小群養智能飼喂站”,每套2 萬元,合計240 000 元。每頭母豬投資為240 000/600=400 元。
2)設備簡單。“傻瓜機”設計,不需要請大學生操作,無需復雜的訓豬,母豬很快學會采食。大的“電子飼喂站”是用一臺電腦管理多套飼喂器,易發生電腦系統和通訊故障,而“小群養智能飼喂站”是每臺單機內置芯片獨立喂一個小圈內的豬,是沒有與電腦通訊、聯網的系統,不易發生故障,受雷雨天氣等外界因素影響較小。
3)產品模塊化設計。若產品出現故障,僅需寄一個部件去豬場,換上就可以繼續使用。也就是豬場遇到故障時可以不求人,靠自己更換維修,也能保障使用。不需要廠家派人上門現場檢查診斷故障。
4)下料速度快慢可調。一般設定下料速度略低于母豬采食速度,如母豬沒吃完定量就離開,讀卡器讀不到耳標號,則停止下料,基本上在料槽中不剩余料。未完成采食量的母豬,在當日內還可多次再進來,飼喂站還會給它投放剩下的飼料。這樣就不會像電子飼喂站一樣,母豬如沒吃完就走會留下一槽飼料,被后面一只進來的母豬吃了。
5)每套“電子飼喂站”每天要喂50 頭母豬,被豬場使用證明不能勝任。采食通道留給每頭豬每天的采食時間太短,如前文所述會引起通道內沖撞踩踏,而“小群養智能飼喂站”,每套喂母豬16 - 25 頭, 少1 - 2 倍, 留給每頭豬的采食時間多了1 - 2 倍,豬完全能夠輕松完成采食計劃。只要通道里的豬沒有退出來,外面的豬就無法進入,不會發生后面母豬沖撞踩踏前面母豬的情況。
豬場一年多使用證明:用“小群養智能飼喂站”,每頭母豬都能從容采食,能在干凈干燥的躺臥區安穩地睡覺,及時調整飼喂計劃使體況變得均勻,能比限位欄飼喂背膘合格率提高50% - 100% !母豬年平均窩產活仔多1.1 頭,母豬平均生產壽命多2 胎。
2 智能粥料飼喂機
豬出生后的第1 次挑戰,就是斷奶應激。而使用1 :1 水料比的粥料飼喂斷奶仔豬則可以減小斷奶應激,提高飼料吸收轉化率,降低呼吸道疾病發生。
濕料智能飼喂器能避免浪費,該飼喂器的探測桿可以測盤中有無余料,若有余料則智能地停止下料,必須等到完全被豬吃盡才會繼續下料,這樣就能確保下到料盤中的飼料都被豬吃進肚子里去了。
同樣的原來運用在育肥豬1:1 水料比進行濕料飼喂,也能提高育肥豬料重比,肥豬出欄時飼喂濕料比飼喂干料可節約成本80 - 100 元。
“傻瓜型”的智能化養豬設備突破了“中國人用不好智能化養豬設備”的“魔咒”,由于實現了簡單、基本免售后服務的設計,將不再是給飼養員“添麻煩”的設備,不僅能夠大幅度提高豬場的經濟效益,還將大量減少豬場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