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我國規模化養殖設備生產發展很快,在各地均有為數不少的大中型豬場,這對推動我國養豬技術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養豬企業良好的生產效果取決于管理,養豬企業的經濟效益是設備、種豬、營養、市場等因素的總和與管理水平的乘積,可見管理對養豬企業效益的重要性。在一些大中型養豬企業蘊藏著增產、增收的潛力達15%一20%,成為一種不可低估的財富。豬場管理的目的就是建立員工激勵、約束與協調運行的機制,來實現人、財、物最高的利用效率,以最低的生產成本,生產出最優秀的豬肉產品,滿足市場需求。我所有一個年產萬頭商品豬的工廠化豬場,屑全民所有制,體制上不先進,但我們在管理上實行定崗、定崗位目標及崗位計酬,經過層層選聘,擇優上崗,崗位計酬聯產、聯成本、聯產品質量的方法,經不斷完善,取得了較好的生產效果,現總結如下。
提高了養豬生產力水平
2001年豬場發展數為11033頭,按年初、年中、年底存欄母豬均數計算,每頭母豬發展數為,18.7頭,初產母豬胎產壯仔8.91頭,經產母豬胎產壯仔9.73頭。全群料重比3.23,全群死亡率5.91%。活大豬達95千克重日齡為155.3天。全年實現利潤120萬元。
有效地控制了生產成本
1頭95千克活大豬生產成本為595.16元,每千克生產成本為6.26元,其中飼料費525.3兀,占88.3%,工資37.7元,藥費12.3元,水電費10.6元,維修費3.8元,低值易耗品0.36元,郵電、旅差、業務費為5.1元,飼料外成本總和為69.86元。
增加了全場員工的收入
2001年場長年薪28900元,部門負責人年薪為18900―23900元,職工年薪為8450―13450兀,以上?均不含年終獎金。收入上一方面拉開了場長、部長負責人、職工三者的差距,另一方面比以往大鍋飯年份平均年薪8000元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
幾點體會
實行聯產、聯成本、聯質量計酬的辦法,充分調動了全場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由于勞動效果的好壞直接與個人效益掛鉤,因此各項成熟的技術措施得以完全落實,克服了以往技術措施不到位的弊端。同時把生產壓力以指標的形式以不同方式化解到全場每個人,降低了經營風險。
全場所有員工實行聘任制,引入了競爭機制.申所里聘任場長,場長聘任部門負責人,部門負責人聘任職工。聘任以綜合考評,雙向選擇為原則,所里正式工與外來臨時工一視同仁,唯才是舉,聘任在哪個崗位,就按相應崗位計酬。這樣加大了員工的工作壓力,激發了員工的上進心,出現了愛崗敬業,鉆研技術,活學活用,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氛圍。
實踐表明,所定的指標切實可行,經努力,可充分達到或超過。同時我們認為,各項指標的進一步提高,也需要進一步改善養豬生產的設備條件,生產設備條件對養殖設備生產水平有較大的制約。